海洋探索心得
中華白海豚是台灣珍貴的保育類動物,生活在苗栗到雲林的海邊和例如澳洲中部及北部、華南、印尼等西太平洋水域,印度洋海岸線到南非,也在河流出現及鹹淡水及沼澤一帶,例如:長江、閩江、九龍江、珠江口、漢江和珠江等,分布極之廣泛。在台灣,白海豚被漁民稱為「媽祖魚」,因為牠們一年四季住在中部沿海,但只要一到農曆3月媽祖生日、東北季風減弱後,就可以看到,牠好像來為媽祖祝壽。中華白海豚的最早發現紀錄,是在西元1637年由探險家Peter
Mundy在珠江口發現的紀錄;而中國的最早紀錄是在唐朝。名子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是呈黑色,年青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會呈粉紅色,近年來,海水不但很污濁,而且還有很多垃圾,令到白海豚游泳的時候很不舒服。牠把頭伸出來的時候,塑膠袋常常蓋在牠頭上,使牠很不舒服。中華白海豚面對填海和水質污染造成生存範圍的縮窄問題,繁忙的海上交通容易造成船隻撞擊。另外,中華白海豚亦可能遭漁民誤捕。目前人類所知有關中華白海豚的資料不多,珠江口和南非的中華白海豚是少數曾進行較詳盡的研究及調查的種群。中華白海豚亦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完全禁止有關的國際貿易。希望大家可以保護白海豚,不要傷害牠,不然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